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善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情、识、胆与高境界——张善平先生山水画的艺术追求

2016-08-04 14:28:00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徐公度
A-A+

  千百年来,凡舞文弄墨者莫不以达到艺术高深境界而苦苦求索者。然而达到气韵生动、情景交融、格高韵逸之高境界者,毕竟凤毛麟角,这便有世人谓之“天下画匠多于画家”之感叹。虽然,每个画家为达其境而四方求索、八方风斗之精神是统一的。但通达之道,领悟之路确实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这真是有些像佛门弟子悟道一般,为获妙旨真传,得以心传心,自解自悟。善平先生的山水画之所以达到如此崭新面貌,能以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惊四方,我想正是他多年悟出通向艺术高境界之道的结果。这个道,就是他自己所表出的“情、识、胆皆具,方有高境界”。

  情,发自于心,源于生活。善平从五十年代从事油画创作起,就背着画箱画夹直接到生活中去。勤勤恳恳观察,记录着现实的一切,踏踏实实领会,体验着生活的感受,这为他七十年代转入国画创作,无疑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。他从事国画的时间虽短,但有了一定的生活观察和积累,故进展神速。近十年来,他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,多次深入到巫山、大别山、黄山、太行山、神农、湘鄂西等地,反反复复面对高山大川写生,感受山水云雨变幻之灵气,激发构思创作之激情。因而生活对他不仅是创作之本,也是情感生发之源,他从爱山,画山,到醉山,才有“醉山张”之雅号。生活激发着他,山川拥抱着他,他陶醉于山川之中,于是笔底墨端自然流淌出对祖国山河之爱,并发出对荆楚大地缱绻之情。在他的大多数山水画中,尤其是近期作品,均可感受到强烈情感碰撞的火花。他的山水画虽不取名山胜景,却以湘鄂的山川木草、楚天的阴晴雨雪为母题;选平凡的石砌山居、土垒矮墙为素材而写之。故满纸生活气息浓郁,充满着人的情味和自然的节律。他画的《雨后山村》,幽僻的山脚下,几竿翠竹,一段土墙,环抱着鄂西山村瓦房。院门外:土坡旁,一群母鸡静静地觅食。《农家春秋》则是青山在视平线下隐现,山顶有几户人家。顺着蜿蜒山路拾级而上,柴门内饰一排排草顶农舍,大树下支起一架架草垛。层层屋顶上还见得到电视天线,路边草丛中露出几只吃草的山羊。《夕照图》另有一番景色。黄昏的沙滩边,几个妇女在边浣洗、边谈笑。水中映出落日血红的夕照,岸边几竿衣物在微风中抖动。远处的天边,一串夜归的水鸭匆匆掠过……画中展现的一切,虽然那么平凡,那么常见,但却贴近你,激发你,唤起你对生活的记忆,引发你对美的遐想。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动人之处,善于捕捉自然中富有情趣之点,这正是他绘画不空、不需、不赢、不弱、不无病呻吟和不同前人之所在。

  善平先生是从油画转向国画的。他经常带着一个油画家观察生活的眼光。从整体角度去理解对象和把握对象。对于眼前的自然山川,光色形貌,不是以传统中国画的观察法,从一枝一叶、一山一石入手,而是总体地去审其时、观其状、度其势,从而便有了情、趣、境、意的领会与把握。人们说他的画颇有“多山多水的江南特色”,我以为这个特色的体现,正在于他对山水总体把握的认识与表现上。他的画不仅仅因为大量描绘了雨、雾、云、气、江、河、湖、泉,更主要是充溢着江南风景深沉华滋的润湿感,道出了江南山水的意蕴和灵魂。他笔下的《松山图》,通幅烟云。在云翻雾涌的高山之巅,烟气升腾、白云飘飞。黑色苍郁的深谷处,一线瀑布奔驰而下,落入陡险的幽壑处。其景秀美,其境雄奇。《雨航图》取江峡一角,峭壁悬崖,长河流淌。雨雾中一艘轮船。数盏航灯,在朦胧中时隐时现。似乎你可以感受到巫山峡水那清新、润湿的空间与氛围。《耕雨》更具江南情趣,缭绕于空气中的晨雾迷迷茫茫,弥漫在山谷间的水气,欲垂欲滴。山坡间,块块反射天光的水田上,一个戴笠披蓑的农人,正在雨雾中耕犁着。多么叫人眼熟,仿佛曾经在生活里见过;又多么令人奇妙,像是一首首诗、一曲曲歌,潜入、回旋、召唤在你的审美记忆中。而这一切,如果缺乏对生活真挚而强烈的爱,缺乏对山川浓郁的眷恋之情,我想那恐怕是断不会有如此的深邃、精彩和动人的效应。

  识与胆,它既相关又共存。识,不仅是画家知识、学问、技法、技巧的表现,更主要是在思想、意识、涵养、素质上的修炼。胆,是一种心理判断,也是一种行动决策。一般来说,画家有什么样的识,便有什么的胆。常言道“艺高人胆大,胆大人艺高”。从中,我们不难体会到胆与识在艺术创造上的重要关系。

  善平先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,尤其在对待艺术创作的目的、责任和标准上,他认真地指出: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美术家,应该深刻地理解艺术同生活的密切关系,自觉地用作品来体现为人民服务,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崇高理想”。“任何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,都应该以普通一员的身份深入生活实际,细微体察广大人民群体生活的喜怒哀乐,酸甜苦辣,深知她们欢迎什么,反对什么;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或粗犷、或淡雅、或强烈、或含蓄的不同需要,有着全面的了解。”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。从十多年他的创作实践和在武汉美协的工作情况看,应该说他是有主见的。善平同志敢于始终强调和努力坚持生活是创作之源泉、群众是作品检验的标准、艺术必须为人民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原则。从而,我们在他的绘画里,或者在他的文章中,均可感受到一种庄重而严肃的创作态度。这大概就是他不为潮流而随波,不为时髦而逐流,不为冷落而动摇的原因吧。

  对于传统与创新问题善平先生并未被中西法则和传统框架所约束。他在不断尝试、不断实践、不断调整中,以唯物辩证的思想,较好地把握他们之间的“度”。他说:“到了二零零零年回头再看八十年代创新之作,同样会产生‘旧’的感受。从审美欣赏角度看,这是一个规律。”对于执着创新的画家来说,首先关注生活,以生活为师,在探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,着眼于民族的审美意识,着眼于对民族传统艺术创作方法,有选择地继承,着眼于作品的时代精神。这样的新是为人民为社会所赞许的,其生命力会是永恒的。正因为出于此种认识,在他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,他少有门户之见,也少有种种传统与积习。这对于一个从事具有丰富定性化的中国山水画的人来说,是极其不易。他敢于吸收,也敢于扬弃。在他的画面里,我经常可以看到大胆吸收种种西方绘画的痕迹。《公园一角》、《秋雨掠影》,具有水彩般的明快;《山静泉幽》、《牧歌》,展现油画般的凝重;《浪花》、《春雨江南》,富于版画般的肌理;《夕照图》、《春》,深含速写般的笔调;《雪消图》、《春之曲》、《耕雨》,以西画的色调处理;《霏雨催春》、《山雨》,是现代绘画种种技法的混合。在这些作品里,严格的章法被生动的构图所替代,传统的笔墨皴发威变化万千的肌理所包容,墨分五色与油画、水池的色调相共存……这就是传统化于创新的魅力。尽管仍有争论,尽管并未于完美,尽管还需要探索,但善平先生大胆的实践与尝试,为自己,也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走出了颇有前景,颇有魅力的一步。

  情、识、胆一体化的效果,在上述作品中已显露出来:情动所激发出的胆量,可以拥抱山河,识得促进或制约,由可能在自我表现的创作过程中不悖于理。因此,情识胆的提出,与追求艺术作品高境界,就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了。

  从善平先生的艺术主张和他的追求中,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,因而可以确信他在新的探索中,将获取更大的成果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善平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